投餵遊蕩動物 幫牠還是害了牠

發布日期 : 2024-05-24

【記者 陳威翰/中正大學報導】


 國立中正大學校內的遊蕩動物與其爭議已存在許久,幾乎每隔數月便會於各社群媒體上引發討論,許多不滿者將矛頭指向了校內與學校附近的動物投餵者。校方與學校社團雖已執行許多防治措施,但要如何從根本解決人與動物間的衝突仍是一個無盡的難題。


校園遊蕩動物 喜愛與困擾并存
 
國立中正大學校內的各個角落,時常能看見犬、貓等遊蕩動物棲息,牠們的悠閒模樣受許多人喜愛,但同時也有部分學生對其有微詞:從受犬隻追逐、驚嚇並因此發生意外,到發現民眾餵食導致環境髒亂或是噪音干擾等問題,常常在網路論壇或社群媒體上出現。中正大學學生陳同學表示,他便曾被遊蕩犬追逐過,也曾發現校內因民眾餵食犬隻而導致環境髒亂,並認為這些現象是此類民眾為了自我滿足而導致的結果。

中正大學校內犬隻,雖然這些犬隻大多有項圈與暱稱,但實際上並非所謂的「校犬」。【記者 陳威翰/攝影】

 

投餵遊蕩動物 行為隱蔽與舉證困難

根據《國立中正大學校園流浪犬隻處理原則》,目前中正大學校內仍普遍禁止除經校方允許之外的遊蕩動物投餵行為,不過校內偏僻處仍可能出現餵食遊蕩動物的事件。時間點多在清晨或晚間等學生活動較不熱絡時進行,頻率與餵食者本身越來越不固定,所以除非是清晨或深夜時特地在校園內遊走,否則不易看見餵食活動。另外由於大學校園為開放環境,遊蕩犬可能會在校內、外之間流動,但校內的規定無法適用於校外的類似事件,所以倘若投餵行為移至這些校外地區的話,這時只能通報家畜疾病防治所等單位並嘗試以《廢棄物清理法》與《動物保護法》裁罰,也影響到校方的管理難度。

負責校內遊蕩動物管理的國立中正大學環境保護及工業安全衛生中心表示,因為相關規定無強制力,故目前面對投餵者只能對其勸說。環安中心也提到,中正大學目前對於遊蕩犬隻的對策,為學校單位與校內社團合作的TNVR<註一>,並在接獲通報後,捕捉或驅趕有攻擊性的遊蕩犬,目前通報事件已大致趨緩,今年年初至今只有兩起通報,校園內與附近的犬隻也開始有減少趨勢,儘管人力不足,校方與相關單位仍會加緊處理校內遊蕩犬的問題,也呼籲學生或民眾不要私自餵食牠們。

中正大學周遭浪犬數量,在校內外單位、學生社團與個人的努力下,校內外犬隻的數量正在減少。【中正大學環安中心/提供】

投餵遊蕩犬隻雖讓牠們免於飢餓之苦,但同時也有可能對周遭民眾造成損害。【記者 陳威翰/攝影】


遊蕩動物 餵養與管理平衡挑戰
 
餵食遊蕩動物或許為維繫牠們生命的道路之一,也有些人認為這是「愛心」的展現,但若肆意投餵有可能影響到當地政府、學校的管理情形,且餵食動物可能造成的環境髒亂、遊蕩動物聚集等問題,對他者無疑會產生生活品質的侵害。如何在餵養浪浪的天平上找到平衡,已儼然成為民眾、學生、校方與政府單位都難以解決且耗心費時的申論題。